空气质量:
  2018年1月14日(00:00-24:00)北海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预计1月15日早上00:00到晚上24:00,北海市空气质量为三级、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121。儿童、老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城区

659名村民摘掉“穷帽”喜迎新生活

海城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在全市率先达到脱贫标准

发布时间:2018-01-15 16:34     文章来源:北海日报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新年伊始,海城区赤西村村民包燕辉早早做好了今年打算:“继续种几亩豆角、花生,过几天就把豆角种下去。我还要争取把家里的花生油作坊扩大,既能加工花生,又可以销售花生油……”

 

    包燕辉一家曾是贫困户,在海城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入股农村合作社,以及种植豆角和花生等经济作物,于2016年顺利摘掉“穷帽子”。2017年8月,包大姐与其他村民合伙开了一家花生油作坊,收入逐步增加。包大姐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她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远不止包大姐一家。记者了解到,2015年底海城区有贫困人口166户659人。2017年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新增“应纳尽纳”贫困人口6户25人。经帮扶,2016年,123户522人实现脱贫,海城区唯一一个贫困村——赤西村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17年,该区43户137人的预脱贫贫困户“八有一超”指标全部达标,赤西村和2015年退出户、2016年脱贫户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在全市率先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和“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标准。

    喜人成绩背后,凝聚着海城区各级各部门辛勤汗水。2017年,该区在2016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扶持资金投入,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打造特色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新载体,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该区进一步加大产业帮扶到户力度,推出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通过“贫困户入股、企业经营、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引导帮扶对象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助力贫困户稳增收拔穷根。与此同时,安排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76.9万元,发放小额信贷703万元,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地域优势,以瓜果、蔬菜为主导产业,筹资450万元打造马栏垌果蔬产业示范区和高德蔬菜种植示范区,带动军屯、开江72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赤西村示范村建设,是海城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该区按照“新九有”标准,编制《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乡村旅游区规划》,制订《赤西村生态示范村改造方案》,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推进海城区第一届油菜花节等一批“新九有”项目,努力将赤西村打造成为脱贫示范村。据统计,2017年以来,该区共投入资金367.5万元,在赤西村建设产业基地配套设施项目10个,完善了村屯道路、排灌渠、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目前,赤西村活动中心小花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300多亩连片油菜花已经出苗,预计3月份绽放迎客,成为我市乡村旅游新亮点。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6006473号

承办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海市人民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

网站管理:0779-3186606

网站标识码:4505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