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
  2017年12月19日(00:00-24:00)北海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预计12月20日早上00:00到晚上24:00,北海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空气质量指数61-81。空气质量可接受,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关于北海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5-06-16 09:45   文章来源: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关于北海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228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海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有记录以来登陆北海强度最大的超强台风“威马逊”以及强台风“海鸥”的正面袭击,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等重大机遇,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全面执行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各项决议,积极贯彻实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

计划执行总体情况良好,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6亿元、增长12.5%,财政收入127.4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786.2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7.9亿元、增长2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21.5%,外贸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8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18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79元、增长10.2%,居民价格消费指数涨幅控制在2.8%,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区首位。

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增速比全区、全国分别高出45.1个百分点,是全区唯一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并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速的设区市。从2008年至2014年,全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区的地位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0位跃升到第7位、增加了579.5亿元,财政收入从第12位跃升到第6位、增加了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第13位跃升到第5位、增加了137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3位跃升到第6位。在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的同时,经济发展也保持着较好质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9%,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8.63%,高出全区平均水平9.31个百分点,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一位;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的比重为72.09%,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33个百分点。人均GDP53000元,比上年增加6540元。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量效齐增

新型工业化成效突出。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37%,拉动经济增长9.9百分点。千亿元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共完成产值1312.95亿元、增长19.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全年共完成产值810亿元、增长24.6%,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721.7亿元、增长3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6个百分点,为全区电子信息成为第10个千亿元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产业平台发展壮大,全市各产业园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83亿元、增长2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8%。扶持企业发展成效突出,全市中小企业完成产值857.24亿元、增长33.6%;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升,分别获批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各3家,北海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达到105家。县域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合浦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3亿元,增长18%新增亿元以上企业4家、总数达到30家。

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巩固提升。旅游业繁荣发展,荣获“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771万人次、增长16.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3亿元、增长26.1%。涠洲岛旅游区基础设施及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涠洲岛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营,环岛路加快建设,西角旅游综合体项目、涠洲岛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嘉和·冠山海、北海老城先后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涠洲岛圣堂旅游区获批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全市4A景区增至6家、3A景区增至4家。中信国安生态旅游项目正式开工,广西单体规模最大的旅游度假酒店富丽华大酒店重新建成投入营业。培育航空市场成绩斐然,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达到100.3万人次、增长18.2%,航线发展到17条,通达城市18个。北海火车站每天开行动车车次达13对,旅客到发量跃居全区第四位、超过400万人次。金融保险业取得长足发展,新落户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1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 石基公司获得互联网支付经营牌照。商贸业加快发展,东盟国际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北海珍珠展、北海房地产博览会,汽车、家居用品、装修建材等产品促销活动持续开展。获批为第二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

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全力应对极其严重的台风灾害,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把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2.4亿元、增长3.1%,粮食总产量38.35万吨、增长1.87%。以果蔬、罗汉松、豇豆、夏橙为重点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快创建,建成高效设施农业基地30多个、面积达15万亩,完成“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22个、面积达11187.5亩。合浦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试点有序推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8%,排在全区前列。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实现产值14.14亿元、增长32.5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效明显,扶持42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8.5万户农民致富,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总数达到377家,新增家庭农场41家、总数达到98家。水产畜牧养殖形势稳定,水产品总产量103万吨、增长1.9%,肉类产量13.1万吨、增长0.2%远洋捕捞进一步拓展,赴南沙生产的渔船达152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启动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完成水利投资9.2亿元,建成标准海河堤10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座。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自来水村村通达工程,解决了10.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通达自然村硬底化道路146公里

(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投资支撑动力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据初步统计,2014年第一、第二批366个“四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56.2%,其中开工项目80个、竣工(完工)项目48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建成开园,甲骨文公司OAEC人才产业基地开业,北海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和源化工、新鑫能源碳四深加工项目建成试生产;诚德不锈钢冷轧项目一期投产,和润集团项目开工建设;铁山港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建成试生产,神华国华广投北海电厂新建工程获自治区核准并开工建设;广西LNG、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玉铁铁路、铁山港铁路支线完成动态验收,中石化铁路专用线进入施工建设冲刺阶段,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广西方面的前置工作已全部完成,合浦动车站投入运营;兰海高速北海段改建工程基本完工,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广西滨海公路山口支线开工建设;中石化北海炼化、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广西LNG等业主码头,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56号公共泊位建设进展顺利。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08.9亿元、增长  19.9%,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2%;工业投资完成377.2亿元,增长15%;民间投资完成518.5亿元、增长25.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6%

融资工作取得新成效。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9.3亿元、增长17.8%,增幅居全区第一。保通食品公司、生巴达生物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在新三板或深圳前海等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挂牌。联合自治区北部湾办设立10亿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北海)基金,定向扶持北海工业园区建设。争取到中央预算内和自治区投资共4.59亿元,获批5年期地方政府债券4亿元。

(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8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新设立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63.25% 213%,新设立市场主体数量增幅在全区各地市排第二。出台并落实扶持政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完成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产值908.18亿元、增长31.8%,增速高出同期全市规上工业9.1个百分点,新增产值超百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5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稳步有序推进。积极参与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获准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启用结算账户绿色审批窗口,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54.4亿元、增长420.8%与此同时,政府机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改革等改革工作加快推进。

开放合作方面。抢抓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和主打“东盟牌”、“粤港澳牌”的机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精心组织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全力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14.2亿美元、增长25.4%。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营,北海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通过科技部等部委的审核,湛江-北海跨省区特别经济合作区规划启动,龙港新城(香港产业园)概念规划获自治区批复。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7.5亿美元、增长28.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到333.9亿元、增长11.56%,新引进项目121个,实际利用外资(全口径)3.8亿美元、增长47.3%。港口吞吐量完成2275.6万吨,增长9.5%

(五)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狠抓落实目标责任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3%;完成减排项目31个,完成氮氧化物减排8000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合浦东园家酒厂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合浦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自治区循环经济标准认定。推动清洁生产,北海炼化公司节能量超过1.28万吨标准煤,获广西节能减排荣誉成就奖建成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平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完善,红坎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二期工程、铁山港污水处理厂、云南路生活垃圾转运站等项目建成。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10年在广西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前列、连续15年在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名列前十位,入选“2014中国十佳空气品质城市排行榜”。积极抓好“绿满八桂”工程,植树造林30787.5。广西第四届园博园主园区如期完成建设并正式开园。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完成北部湾广场、北海大道(迎宾大道至海景大道第3段)风貌整治工程,建成西藏路带状公园一期;参加全区“南珠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竞赛再次获得市、县、镇3个特等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申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获自治区层面审核通过,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推进顺利,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红树林海域面积达5100多公顷。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量达8000多万立方米。“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成效明显,清运、处理垃圾348255.6吨,清理湖泊、河流、池塘8389处(条),清捡农田面积达186万亩,清理整治海岸线海滩涂110多公里;完成铁路沿线42个村屯的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

(六)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加大,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

城乡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城市道路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城市排水(雨水)防治专项规划、城市绿线专项规划、城市蓝线水系专项规划等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均已通过专家评审。编制完成1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30个村庄规划。北海市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及新型城镇化示范村镇建设规划正在抓紧编制

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重庆路(北京路至广东路)、海角路(四川路至地角)、贵州路(西南大道至天府路)、竹林大道、西藏北路(北部湾路至海角路)开工建设并加快推进,金春路(金海岸大道至海景大道第3段)、贵阳路(拉萨路至金海岸大道)建成,银滩大道冯家江大桥拓宽工程完工,老城区131条小街小巷改造建设完成,广东南路铁路立交桥加快建设,市区路网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内涝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圆满结束,完成铁路北侧明渠东段、三江排洪渠等21项应急排水整治工程,有效缓解了一批重要路段的内涝问题。完成北海火车站广场综合整治工程。侨港区域、红湾村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合浦县城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内东环路、外东环路(南段)建成投入使用,合浦大道建成通车,县城到市区的路程缩短12公里。北海工业园区内学校、商业综合体、道路等产城融合项目稳步推进。合浦工业园区产城互动试点工作启动。

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通和优化调整11条公交线路,新增60LNG天然气空调公交车,撤销南北二级公路收费站。出租车完成更新换代,服务水平得到提高。重拳打击“四车”行动取得显著成果,整治查扣违法四车7000多辆,整治市区交通乱象成效显著。电动车注册登记工作完成,登记电动车30多万辆。出动执法人员6万人次、车辆2.2万台次,全面清理城市“五乱”现象。

(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明显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实现新业绩。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升本成功,二本院校增至2所;新建、迁建和改扩建了1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城区初中一年级班额继续控制在50人以下,小学一年级降至54人以下;高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上一本线达1088人、二本线达4742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54人、359;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到94%,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0%91%。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点保护办法颁布实施,联合申遗九市共同签署《泉州共识》,《大浪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合浦汉文化公园加快推进,《北海五方舞》等4个项目列为第五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个;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等6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阔迩登文化传媒公司入选国家认定动漫企业名单。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异地扩建、北海儿童医院被列为中央投资建设项目;艾滋病疫情控制效果全区最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建证率达100%。科技事业有新进步,成功举办第二届北部湾“高新杯”科技创业大赛,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49.3%养老服务事业有新进步,首批58个农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人口计生、体育、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继续保障改善。全市财政民生支出77.0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44%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完成。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8748套(户),建成3029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763, 3323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完成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惠及9000多名群众。全面落实助学政策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超过35万人次农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超过1.4万人,资助学生超过10万人次、金额近8000万元。社会救助水平有新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82万人次共1.1亿元,人均补助水平高于自治区标准。医疗保障水平实现新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上年340元提高到390,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启动实施;与南宁等4个城市开通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修建贫困村道路42.22公里,新建水库移民新村28个,贫困人口减少了2.01万人。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833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22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1%

社会治理工作成效突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各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5.8%。组建市打击传销专业队,密集出重拳打击传销活动,捣毁一批传销窝点。加强平安北海建设,完成平安城市二期项目。开展“交通整治·治安巡防”网格化行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和网络舆情,有效控制了一系列网上炒作事件。开展“护卫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好转,基层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扩大项目投资压力增大。受融资、用地、征地拆迁等方面困难和问题的制约,一些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受市场需求不振、利润下滑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二是铁山港口岸扩大开放尚未得到解决。航道、铁路运输等交通设施不够完善,物流成本高,影响了铁山港工业区的产业发展及港口运营。三是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突出。近几年来,全市能源消耗总量大幅增加,而自治区分配给我市“十二五”期间的能源消耗总量偏低,因此,发展的需求和能源消耗总量“天花板”之间的矛盾突出。此外,“三农”工作、社会事业、保障民生、社会治理等领域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安排

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

—财政收入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9%,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5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4636万吨以内,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0.1757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662万吨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7118万吨以内。

上述预期目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预期增速低于全市往年水平,但高于全区今年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目标均控制在全区今年平均水平以下;节能减排确保实现“十二五”约束性目标。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今年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比上年有所下调,其中GDP增速下调了2个百分点。因此,在新常态下,主动把经济预期增速适当调低些,符合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势。二是权衡现实制约条件。一方面,近几年我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总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今年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停产检修,加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须到明后年才能建成投产。这些将对工业增长和财政增收产生较大影响。三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央明确要求把广西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修订《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部署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支持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发展,这些都为北海争取项目和资金、深化开放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自治区指出北部湾经济区等有基础有能力的地方要发展得更快一些,要求北海在北部湾经济区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完成上述目标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三、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围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狠抓项目推进建设,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全市第一批“四定”重点项目298个,项目总投资269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7亿元。其中新开工98个,年度计划投资74.7亿元;续建项目85个,年度计划投资162 亿元;前期项目67个。此外,还确定41个项目作为策划项目推进。加强与自治区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开展督促检查,加强协调服务,努力解决项目征地拆迁、融资、用地、用海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稽查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适时推出年度第二批“四定”重点项目,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狠抓建设资金筹措。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紧扣国家、自治区投资方向和重点,及时提出申报方案,争取更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自治区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强化交通基础保障。新开工合浦至湛江铁路,建成铁山港铁路支线、中石化铁路专用线,加快推进铁山港 1-4 号泊位专用线、铁山港至石头埠专用线等铁路项目;加快建设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广西滨海公路山口支线(山口经沙田至红树林公路)、营盘经石头埠至闸口二级公路C段等公路项目,推进广西滨海公路(大风江和高德段)前期工作;力争建成铁山港5-6号公共泊位、石头埠1-2号泊位、中石化码头,开工建设铁山港航道疏浚二期扩建工程和7-8号公共泊位。推进北海机场迁建工程前期工作。推动北海火车站升级为一等客货运站。

(二)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力争完成产值1650亿元以上。实现朗科国际存储科技产业园二期开园,建成惠科电子科技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北海银河城市科技产业城(一期),加快建设广西电子产品检测中心、北海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一期以及北海软件信息产业园,支持建兴、德昌、冠捷、三诺、六禾、创新科等企业上项目、扩产能,确保惠晟液晶面板邦定、世纪创新一体机、嘉信高智能充电等一批中小项目上半年投产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率先成为千亿元产业。加快推进北海炼化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广西LNG项目和石化成品油码头建设,进一步扩大和源化工、新鑫碳四产能,加快建设泽天润滑油、中航化液化天然气综合利用等一批配套产业项目,争取中石化北海千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诚德镍业扩能改造等系列项目,继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同时,继续抓好林纸一体化、神华国华广投能源基地、和润集团北海项目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推动北海南洋修造船厂搬迁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农业(海洋)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积极引入海洋产业龙头企业,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近海捕捞,积极参与开发“三沙”和远洋渔业。继续加大力度扶持珍珠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珍珠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继续争取国家在北海设立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建设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强“数字海洋”建设,提高海洋管理与服务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7家,获批自治区级工业创新发展项目10项以上。积极支持北海石基公司拓展第三方支付业务,推动甲骨文公司广西人才基地发展,力争北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加大行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积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三)提升壮大现代服务业,挖掘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做强做优旅游业。加快构建以银滩和涠洲岛为“双核”、以老城和合浦系列景区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力争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900万人次、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5亿元、增长16%。加快景区景点开发,重点抓好涠洲岛鳄鱼山景区创5A、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和合浦汉闾文化园创4A工作,加强银滩景区建设管理,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快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在科学保护和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努力解决涠洲岛生活和发展用水、用电、交通等瓶颈问题,建成环岛路、三号路,开工建设货运码头一期工程、一号路。加快推进中信国安生态旅游、冠岭二期、涠洲岛西角综合体、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推动合浦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加快建设邮轮码头及配套工程,经营好“北海-东盟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打造北海旅游品牌。积极培育航空市场,不断提升北海机场的通达能力。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事体验、民俗节庆、自驾车营地等旅游新业态。强化整顿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城市环境,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推进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建成北海东盟国际商贸城并实现对外营业,加快建设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太平洋商业广场、和安·宁春城等商贸项目。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完善港口码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定期物流航线,开拓国际班轮航线,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支持农产品预冷、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设施建设,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推动服务业发展和促进消费相结合。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监测,积极消化库存待售商品房,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扩大信息消费规模。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扶持政策,结合地方特点和优势,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会展、金融、咨询等消费潜力大的服务业,挖掘和培育消费热点,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强化规划导向,完成《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主城区控规修编,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出台北海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七纵七横”城市主干路网,建成广东路铁路立交,打通重庆路(广东路至湖南路段)推进竹林大道、金海岸大道(四川路至北海大道西延线段)、新世纪大道(武汉路至南珠广场段)、长沙路(新世纪大道至浙江路)、上海路铁路立交、西藏路铁路平交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市区内涝整治二期工程,完善道路排水设施项目建设和主干路网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开工建设铁路北侧排水明渠西段、银河度假中心北侧规划路排水工程,启动内涝整治三期工程。加快推进侨港片区改造工作,统筹推进华侨小学、华侨幼儿园改造建设、华侨医院搬迁、侨港安置区一期项目等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一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共设施,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吸引铁路以北城区人口向南转移,促进主城区合理协调发展。继续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稳步下放城市管理事权,加快构建“大城管”街面执法格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开8条公交线路,新增83LNG空调公共汽车,配套建设一批候车亭。推进出租车经营良性发展,新增投放一批出租车,增加市区出租车运力。加大力度打击“四车”非法营运,加强整治出租车拒载、“不打表”现象,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实施大县城战略,不断完善合浦县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合浦县城与市区一体化发展步伐。抓好南康、白沙、西场等重点镇建设,完善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北海工业园区融合发展和铁山港区区城共建步伐,支持合浦工业园产城互动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8万亩以上,力争产量达到38万吨以上。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好银海区果蔬、罗汉松,合浦县豇豆、夏橙4个(核心)示范区。新建1.5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积极发展高附加值海水养殖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建设国家级出口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抓好文蛤、大蚝、对虾、罗非鱼、金鲳鱼等一批优势水产品种的规模养殖。发展生猪、蛋禽生产和鹅、牛、羊草食动物和优良畜禽养殖,努力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发展金花茶、罗汉松等品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新增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

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加快建设海湾新城乾江围海堤、合浦县百曲围海堤、南流江合浦城区防洪整治等重大项目;全部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 8万亩;加快解决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自来水村村通达工程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人饮安全目标任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继续提升农村道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建设自然村硬底化道路10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7。加快建设营盘中心渔港一期等项目,升级改造北海内港、南万渔港,推进建设中国东盟北海现代渔港经济区。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加快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做好“营改增”和消费税、资源税改革试点。积极参与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建立农村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将北海打造成为北部湾区域性金融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做好清理、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引进和发展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壮大和做强一批中小企业,催生和培育一批小微企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高新化发展。力争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二期任务,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参与北部湾经济区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区四市同城化和区域一体化。完成全市行政机关和参公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同时,加快推进政府机构、土地、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改革工作。

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发挥沿海开放城市优势,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积极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粤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湛江-北海跨省区特别经济合作区和龙港新城(香港产业园)规划实施工作。大力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积极推进北海港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北海报关报检查验中心,推动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大力实施加工贸易三年倍增计划,加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加工贸易产业,推动外经外贸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水海产品)等外贸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基地龙头企业,引导基地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招商步伐,启动B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力争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获批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狠抓节能减排降碳。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抓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污染减排设施。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加快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控“两高”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大节能减排执法监察力度。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扎实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抓好村屯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专项活动。开展西南大道(上海路至南珠大道)等城市道路风貌整治及四川路至合浦火车站铁路沿线环境风貌整治。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建设铁山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大冠沙2号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工程、西南大道(贵州路污水泵站、上海路污水泵站)等工程,建成投产污泥处置中心和南康镇、西场镇等6个重点镇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南流江水域、牛尾岭水库和星岛湖环境整治保护,加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七)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全面实施教育八大重点工程,建成北师大北海附中,力争建成北海十中、海城区十九小、银海区六小、山口镇山角小学4所幼儿园,启动建设北海十一中持续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8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把北海打造成为广西第三个高校密集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加快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主体,动工建设市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异地扩建工程及广西海难紧急医学救援中心项目,继续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继续实施“120”急救网络建设三年规划。全面抓好科技、档案等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及科技等事业。抓好文化遗产保护,继续做好“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加快推进市群艺馆搬迁和市图书馆新馆、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新建5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情暖乡村同欢乐”文化惠民活动,加快推进园博园“天天演艺”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全民建身运动,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科技宣传及普及,推动发明创造工作上新台阶。坚持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统筹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新农合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390元提高到450元,其中政府补助从320元提高到36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年人均补助从320元提高到360元。加强社会救助、慈善等工作,建成60个农村幸福院。全面落实好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资助1.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免除1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学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23套,改造棚户区(危旧房) 4442户,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730套(含结转),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80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创新产业、行业扶贫模式,力争实现减贫人口3.8万人。全面实施好1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

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提高基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强化平安建设,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不断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项目二、三期建设,积极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共建等活动。

此外,全面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研究提出“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目录清单,推动专项规划与规划纲要同步启动编制。加强向自治区、国家部委汇报衔接,争取我市有更多的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纳入自治区、国家“十三五”规划盘子。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锐意改革,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为完成今年和“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北海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6006473号

承办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海市人民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

网站管理:0779-3186606

网站标识码:4505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