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
  2017年12月25日(00:00-24:00)北海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预计12月26日早上00:00到晚上24:00,北海市空气质量为三级、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121。儿童、老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当前位置:北海市教育局 > 继续教育

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北海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1-26 15:42   文章来源:北海市教育局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市辖县区教育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市直各校: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完成教育发展大会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现将《北海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北海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
 

北海市教育局

2017年1月26日
 
(联系人:李红远,联系电话:3200219)
 
  抄报:自治区教育厅
  北海市教育局党政办公室         2017年1月26日印发
 
 
 
附件:
北海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北海市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下同)、中职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适应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在总结过去“十二五”北海市教师培训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十三五”教师培训要求和教师发展实际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和全区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等相关精神,立足北海,因地制宜,面向全体,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型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教师队伍,保障和推动北海市教育事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研究先行,需求导向
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不同教龄段、不同群体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培训内容、需求展开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构建精准的教师培训系统,确立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和培训形式。
    (二)模式创新,研训一体
创新培训模式和机制,逐步探索“教研训”一体化研修模式,把教学行为中的问题转化为专题研究的课题,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研训的课程,实现“教、研、训”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
    (三)关注过程,提高质量
    关注过程,把提高质量贯穿于教师培训的全过程,加强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估。教师所在单位为培训教师建立专业成长的档案系统,市、县区和学校每一阶段为培训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市里每年组织教师培训总结交流会,表彰在校本研修方面的先进学校和个人。
    (四)覆盖全员,突出重点
    坚持点面结合,面向全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启动“十三五”北海市校本研修建设年活动,把教师全员培训落实到学校、落实到学科、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教育管理中。与此同时,着力抓好10个方面的重点工程。
    (五)分级负责,协同推进
按照职责分工,市、县区、学校分级开展培训工作,实行培训任务的责任分担,培训管理的协同推进,确保各级各类培训的有序衔接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重点项目如职初教师规范化培训、名师名校长培养、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学科基地建设、校本研修等10大工程,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依托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队伍,设置科学有序的培训课程内容,促进我市教师队伍能力和素养提升,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主要任务
    (一)构筑立体式的教师培训体系
    1.构建分层、分类、分科的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工作机制。
    ——在各级课程所占比重上形成市级课程占10%-20%,县、区课程占30%-40%,校本研修课程占40-50%的比例结构,重点抓实校本研修课程体系建设,评选一批校本研修先进学校和校本研修优秀课程,在全市范围表彰、示范和推广。
    ——在培训内容上围绕“四有”好教师标准,把教师培训内容分为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类别的课程模块体系。将教材使用培训、课程标准学习等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组织专家特别是教材编写人员、课程标准制定专家到我市开展培训。
    ——在学科教师培训上,通过北海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和学科基地建设,使我市教师培训落脚在学科,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培训课程。
    2.完善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建立各级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职初期的教师规范化培训和教学实践展示制度,成长期的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学技能竞赛,成熟期教师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高端教师的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和“卓越校长”、“杰出教师”、“模范班主任”遴选表彰。
    ——实施乡村教师培训机制。以“国培计划”自治区统筹项目和“区培计划”实施为抓手,落实中西部项目中乡村教师访名校、乡村校园长培训、送教下乡等项目,配合实施好自治区乡村教师春雨工程。
    ——建立“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制度。适应北海市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围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二)推进教师培训规范化建设
    1.研制我市教师教育系列标准
    ——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开发指南和教师培训精品课程标准。
    2.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管理制度
    ——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教师五年内接受不少于360个学时(120学分)的培训,其中校本研修不少于150学时,短期集中面授不少于90学时,网络研修不少于120学时。新任校长(园长)必须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职初教师必须参加一年的规范化培训,中职专业课教师每5年必须到企业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
——完善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培训学分分年度登记、五年一周期核定,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教师职务评聘相挂钩。积极探索建立培训学分银行,逐步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教育学分互认。
    (三)建设有效的教师培训和管理平台
    ——建设在线学习平台。依托传统互联网PC应用通道、移动互联网APP应用、微信公众号等通道,实现教师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移动便携设备的多种渠道迅速访问学习资源,实现互联网+背景下“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高学习的便捷性。
    ——依托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我市教师培训相关资料,对我市教师培训注册用户、访问量、培训课程、培训人数等实行大数据管理。
    (四)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队伍——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遴选优秀高校专家、特聘教研专家、我市一线优秀教师组建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专家资源库,定期组织我市培训者队伍的培训,在培训者个人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市本培训课程。——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的要求,上报我市教师教师培训专家名单,建立我市培训专家库,逐步实现我市培训专家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在我市开展的系列培训项目中尽量从我市培训专家库中遴选,对培训者队伍实行动态化管理。
    (五)建设功能完备的教师培训基地
   
——把我市教师培训中心和合浦县教师培训学校建设成为自治区示范性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自治区重点建设50所示范性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引导和带动全区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发展的规划,我市在“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建设好市教师培训中心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有场地设施,规划、指导并组织开展我市各类教师培训。
    ——开展学科基地建设。按照自治区要求每个市、县区不少于当地学校总数5%的比例建设基地学校的规划,在市级名师工作室和自治区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基础上,开展我市学科基地建设,使其成为我市学科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学科研究基地、学科校本研修示范基地。
    五、重点项目
    (一)职初期教师规范化培训工程 
    “十三五”期间,对新入职的教师实施一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形式采取不定期集中专题讲座,集中或分散的课堂教学实践展示汇报,与学校校本研修紧密结合,让我市新入职的教师尽快形成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尽快熟悉和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范站稳讲台。
    (二)成长期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对成长期的骨干教师重在学校校本研修中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举办中小学(中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促进其快速成长。
    (三)成熟期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开展北海市第二批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遴选和培养工作,按学段、学科遴选第二批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100名,设计科学的培养方案,把阶段性培养目标和项目中期、终期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注重过程性管理;把集中专题学习、网络自主学习、工作室跟岗学习和阶段性教学展示、课题研修成果汇报结合起来,提高培训质量。
    (四)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工程
    “十三五”期间建设好30-4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20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5-20个特级教师工作室,2017年启动市级第一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申报和遴选工作,展开第一批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工作;2019年启动市级第二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作。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坊。通过工作室的建设,形成以工作室为抓手的集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培训新机制和新平台,充分发挥我市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五)学科基地建设工程 
    在市级名师工作室和自治区特级教师工作坊建设的基础上,对周期考核优秀的工作室,通过自主申报、综合考核评估等程序,在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科的学校开展市级学科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我市学科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校本研修的示范基地。中职学校按照自治区教师培训重点建设 3-4 个以“普通高校+中高职学校+行业企业”为主要模式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目标,结合我市特点,建设“中高职学校+行业企业”的产学研一体的研训基地。
    (六)班主任技能提升工程 
    实施德育管理干部、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017年启动基础教育名班主任培养工程,遴选中小学名班主任培养对象100名,依托国内知名德育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发展、班级管理活动设计、班主任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评价等方面系统综合培训,2017年秋季学期组织实施北海市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在此基础上逐渐办成北部湾地区乃至广西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促进我市德育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
    (七)科(校)级青年领导干部培养工程
    2016年市教育局遴选出40名科(校)级青年领导干部培养对象,根据这些培养对象专长和初步发展方向,主要采取集中学习、挂职学习和跟岗学习等培养模式展开。2017年、2018年将分批组织这些培养对象到广州越秀区教育局、贵阳教育局、北京西城区教育局的学校挂职、跟班学习。通过1-2年培养,对表现优秀的培养对象择优提拔到科(校)级领导岗位,改善我市局属机关科室、学校校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使之成长为推动北海教育改革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
    (八)乡村教师培训工程
     结合国培区培市级培训项目,组织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参加培训。从城镇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海岛学校开展支教工作,以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乡镇中心校建设,使之成为乡镇教师学习中心和资源中心,建立校本研修专业指导团队,扎实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提高农村学校校本研修质量。
    (九)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实施中小学(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每年每位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程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十)校本研修工程
    校长是学校教师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各校校本研修规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设计校本研修项目,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各校要建立基于“问题导向——实践取向——专业引领——合作互动”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机制。2017年开始,每年开展校本研修先进单位评选和校本研修优秀课程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单位予以表彰,在全市进行展示。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管理到位。要将中小学、中职教师培训纳入地方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市、县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职责,组织专门队伍和专门人员负责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功能,组织落实教师教育计划任务。
    (二)落实经费保障政府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并按照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2%的标准予以安排。中小学、中职学校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多渠道筹措经费,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开展教师培训。各地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对培训项目经费进行有效监管,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三)加强督导评估要将教师培训作为对各地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北海市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市、区)教师培训的专项督导,定期公布检查结果,作为各地有关单位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列入中小学、中职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要将教师完成培训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职务评聘、特级教师申报、评优晋级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培训师资及培训项目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估。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6006473号

承办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北海市人民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

网站管理:0779-3186606

网站标识码:4505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