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大中通寶,錢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錢均有光背、背字兩種。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當十錢除記地外,註明“十”字,表“當十”之意。“京”字當十錢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 此錢鑄造較為精美,並有一定的存世量,當屬熱門品種,有不錯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
基本介紹
中文名:大中通寶人物:明太祖朱元璋鑄於:應天府地位:中國名珍之一
簡介,產生背景,種類區分,文化價值,
簡介名稱:大中通寶製造年代:元末明初“大中通寶”為朱元璋鑄幣。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面文“大中通寶”楷書對讀,有光背、背記值、記地等,記地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凡九種。產生背景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據湖南常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記載,朱元璋鑄“大中通寶”可分前後兩個階段:(一)朱元璋稱帝前鑄大中通寶。龍鳳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陳友諒後,朱元璋在江西置貨泉局,又鑄大中通寶。頒行五等錢式,增鑄“當十”一種,背穿上“十”字。(二)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鑄。這是朱元璋稱帝之後。該幣圓錢,正書,順讀。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具備。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錢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還有數目字,如廣西鑄的折二錢則為桂二,福建鑄的折三錢則為三福。清翁樹培引《明史·食貨志》云:“按:此大中小錢,乃洪武四年以後所鑄。”初尚齡《吉金所見錄》引《泳化編》云:“洪武中,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用。”皆涉及洪武初鑄大中錢事。足征見前人已注意大中通寶錢鼓鑄有先後之別,只未揭其差異耳。唐石父《中國錢幣學辭典》指出:“凡有背文者,除折十單紀值一種外皆後鑄。”種類區分常德地處長江中游,曾是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之地。《清嘉慶常德府志》載:“元順帝十六年(1356),偽漢陳友諒據常德置元帥府。”又載:“洪武初,滅偽漢陳友諒,取常德路。”因此,常德多有“大中通寶”傳世或出土。關於“大中通寶”錢的區分和定性問題,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認為:龍鳳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置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擊敗陳友諒後,又於江西置貨泉局,頒大中通寶五等錢式鑄錢。上述由龍鳳七年至反元鬥爭勝利期間所鑄大中通寶錢,為吳國公錢,應屬於農民起義軍的錢幣。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四年(1371年)再鑄的大中通寶錢,背文已加鑄“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地名,當不再屬於農民起義軍錢,而應劃歸明代錢幣。但以往有人對這種區別多未注意,或將有背文者稱為農民起義軍錢幣,或將無背文者歸諸明太祖,脫離了反元鬥爭的歷史背景,都是欠妥的。文化價值明初期貨幣大中通寶的來歷具有相當文化價值。確切而言,大中通寶是在元末反元鬥爭中產生的,是反抗元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後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六支錢幣中,也唯有“大中通寶”取得成功。戰爭期間,朱元璋是韓林兒的部下,他採用謀略,一方面協助韓林兒發行“龍鳳通寶”,另一方面籠絡民心,在戰爭期間答應老百姓繼續使用元代交鈔,規定交鈔一兩值作“龍鳳通寶”四十文使用,十兩交鈔作一貫使用,作為補充。他還在應天府設定寶源局,開始鑄造“大中通寶”,與其它貨幣一起參與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改元洪武,鑄行“洪武通寶”,“大中”錢遂即停造。 上圖中“大中通寶”幣身略薄。幣有穿部,內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幣背上穿鑄有一“十”字。大中錢分五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物稀則貴,如背系大中,價格達人民幣2700元;錢幣背穿右側鑄“廣”,並上穿鑄“十”的錢,價格也在人民幣1500元左右,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相關詞條
大中通寶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
通寶(古代方孔錢之一種)“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
大定通寶大定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大金國金世宗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鑄造。錢文仿瘦金體書版式有小平、折二兩種,另有鐵錢。折二大錢鑄量較少,色灰白,世傳其錢...
大中(朱元璋棄用國號)大中,為大明初擬之國號。...... 大中,為大明初擬之國號,史載:“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當時錢文中有[大中通寶]。” [1...
洪武通寶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明史·食貨志》曰:“(戊申、太祖)...
大蜀通寶無大錯.此品大蜀通寶錢,直徑25毫米,厚1.5毫米{背已磨平} 書體與上述義軍鑄幣書體一致,錢的規制也一樣,屬同一時代風格特徵,優似元末明初朱元璋鑄大中通寶錢...
龍鳳通寶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紅巾軍領袖韓林兒在劉福通的扶持下登基為帝,自稱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為都,建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並鑄龍鳳通寶錢。面文楷書“...
大義通寶元末起義將領陳友諒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殺其頭目徐壽輝,而於湖北武昌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並鑄“大義通寶”。依天啟、天定錢制,分小平、折二、折...
“大義通寶”鎮庫錢“大義通寶”鎮庫錢是指元末農民起義軍各派勢力所鑄的錢幣。...... 第二年又改稱天定,另鑄“天定通寶”錢;朱元璋一派勢力占據南京,自稱吳王,鑄有“大中通寶...
永樂通寶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
方孔圓錢兩千年▪ 大中通寶 ▪ 洪武通寶五種 ▪ 嘉靖通寶 ▪ 泰昌通寶 8 清代錢幣 9 歷代農民起義軍錢幣 ▪ 唐代農民起義軍錢幣 ▪ 宋代農民起義軍錢幣 ...
試范錢因“大中通寶”錢品類繁多,其中往往不乏珍罕之品,個別品種甚至成為國內外錢幣收藏界孤品,因而備受世人矚目。筆者隨後翻閱了眾多新老錢譜泉志,但對於這枚大中通寶背...
後鑄錢古錢幣術語。後世啟用前代年號補鑄或重鑄的錢。如“大中通寶”部分記地錢,即於洪武年間按洪武錢制補鑄的,“泰昌通寶”系泰昌帝死後由其子天啟帝補鑄。此類錢幣...
湖北錢幣博物館藏品選47.宋代“大觀通寶”錢 四、元明清時期銅幣 48.元末徐壽輝起義軍“天定通寶”錢 49.明代“大中通寶”錢 50.明代“洪武通寶”錢 51.明末李白成起義軍“...
熱門詞條
香酥鴨
緒帝羅莊園
SCHOOL
PF
巴布亞紐幾內亞
嘻哈帽
俗語
卓伯源
12月12日
樂扣樂扣
庶女難求
關秀媚
管理會計
ssl
天馬旅行社
網路癱瘓
柳下惠
百花祭
三國志8
針孔成像
秒速5厘米
名古屋城
志村動物園
水蚤
Ezgo
骯髒的血
狐仙的戀愛入門
石器時代OL